黄东海浮标观测站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和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合称:黄东海浮标观测站)是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要建设项目,是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海洋区域特色和学科背景,是我国基于海洋科学研究的真正海洋观测台站。观测海域分布于我国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舟山外海的广阔海域;主要观测区域包括以大连獐子岛为核心的北黄海海域、以荣成楮岛为核心的荣成外海海域、以青岛灵山岛为核心的青岛外海海域、日照外海和三山岛外海、以花鸟岛为核心的长江口至舟山群岛外海海域等,共四个核心观测海域,黄东海浮标观测站是具有全面调查功能与专项研究功能的开放性海洋科学观测研究网络。 

  黄东海浮标观测站配置的主要观测设施类型涵盖10米直径的大型综合观测浮标系统、3米直径的综合观测研究浮标系统、2米直径的常规观测研究浮标系统、船型观测浮标系统、小型水质浮标、自容式垂直剖面观测浮标、座底式综合观测潜标系统、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和专业科研调查船。主要进行海洋气象、水文物理、水质参数的长期、定点和断面观测。 

  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立足于中国北部、东部开阔海域,构建集定点观测、断面观测、应急观测多种观测方式于一体,水面观测、水体观测、海底观测和空间观测多角度观测范围相结合,利用浮标、潜标、船舶、气象站、遥感等观测技术,构建我国近海标准研究调查断面,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大面海洋观测网络,实现近海海洋环境多参数的连续、实时获取,使其成为一个兼有全面调查功能与专项研究功能的开放性研究平台;高度开放的、服务于全国海洋科学研究的试验场;海洋科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面向大众的科普基地。 

  黄海海洋综合观测研究站建设历程:黄海海洋综合观测研究站(简称“黄海站”)始建于2007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重要成员之一;本着“边建设、边观测、边示范服务”的原则,2007年在北黄海完成第一套海底观测潜标的布放,同年完成獐子岛陆基站的建设;2008年完成以浮标观测方式为主的海洋观测区域的论证,2009年5月28日在北黄海海域完成第一套垂直剖面观测浮标的布放,标志着黄海站全面建设、运行的开始,2010年完成荣成楮岛陆基站建设和海上观测浮标的布放,2011年完成青岛灵山岛和日照外海的浮标布放,2012年完成青岛主陆基站的建设并正式挂牌投入使用,黄海站先期建设全面完成,进入运行阶段。长期以来,黄海站为海洋科学研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数据产品服务。 

  东海海洋综合观测研究站建设历程:东海海洋综合观测研究站(简称“东海站”)始建于2007年,是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重要成员之一;2007年10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东海海洋综合观测研究站建设论证会,标志着东海站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08年5月,完成东海拟布放海域的相关探测工作,基本掌握了该海域海底地形、地貌以及水深等信息。2008年5~9月,完成了东海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和论证。2009年8月,完成了东海站十米综合海洋观测浮标系统在浙江舟山嵊山岛以东海域顺利完成布放,开始实时数据观测,2009年12月,东海站陆基支撑系统初步完成建设并开始试运行。2012年6月,先后与上海海洋气象台和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完成东海站浮标系统实时观测资料共享合作事宜协议,实现东海海域观测浮标实时资料共享。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先后完成了上海崇明岛海域观测浮标、花鸟岛海域观测浮标系统和花鸟山自动气象站的建设,标志着东海站建设的全面完成,进入运行阶段。 

  黄东海站建站初期,海洋所专门成立能力建设办公室和项目经理部负责两个台站的建设与试运行。至2012年,黄东海站由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与管理中心的中心办公室全面负责运行,采用项目运作管理体制。至2018年5月,海洋所支撑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成立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全面负责黄海站和东海站两个台站的建设与拓展,刘长华任站长,贾思洋任副站长,黄、东海站的建设重点确定为发展观测阵列,加强水体剖面的原位监测/观测能力;台站的管理、运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长期以来,黄东海浮标观测站获取的定点-长时间序列-连续海洋基础观测数据资料,为区域海洋科学研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未来,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将在新的起点,继往开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深入支撑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密切结合科研工作者需求为第一要务,开放共享,在海洋大科学中心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