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综合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海洋所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凡,海洋所常务副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杨红生以及导师代表等出席典礼。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杨红生宣读了2022年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138名学生名单(博士研究生77人、硕士研究生61人),并对他们顺利毕业表示热烈祝贺。王凡、杨红生共同为毕业研究生扶流苏、颁发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悟空、墨子、慧眼等一批科学卫星提升我国空间科学国际竞争力;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国天眼”“人造太阳”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科研利器……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在6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年来,中科院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侯建国说,中科院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发挥了关...
5月26日,海洋所召开“耕海探洋” 弘扬科学家精神学术成长资料采集专项启动会,并进行采集专项工作培训。通过专项实施,为记录研究所发展历程、传承研究所文化底蕴、建立研究所名人档案馆提供宝贵素材,为探究科学家背后的人才成长规律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对在新时期建设一支坚强有力、能打硬仗的海洋科技创新队伍,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
5月21日,中科院海洋所举行的第18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及孩子们参与,开启一场“奇妙海洋探秘之旅”。3个科普场馆、10个科学探究实验、2场特色科普报告、1场主题绘画活动……本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将“高大上”的科学通过科普活动的形式“接地气”,让社会公众了解海洋科技进展,体验海洋科学魅力,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用实际行动诠释“让科学走进公众,让公众爱上科学”。
5月21日上午,“科学”号科考船完成在辽南船厂近20天的坞修工作后返回青岛母港。本次坞修是“科学”号建成并运行十年的特别“体检”,对船体、轮机、电气及探测设备等进行了全面和详细的检查。除完成特检项目外,还完成了100多项坞修项目,包括船体、淡水舱及压载舱清洁、油漆保养,推进电机桨端密封检查、艏侧推拆检、海底阀箱及排舷阀的检查与修理,实验室水下探测设备的检查等,进一步提升了船舶安全航行和科考作业的技术保障条件。
大科学装置
学术期刊
机构知识库
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