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四”规划

  (一)个定位 

  海洋研究所面向海洋科技国际前沿、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按照陆海统筹、近海大洋统筹、科学与技术统筹、科技与社会发展统筹的发展思路,聚焦近海环境、深海大洋、海洋生命三大领域,构建海洋观测探测体系和海洋大数据中心等两大综合支撑系统,明确定位,致力于综合性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立足近海环境演变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拓展深海环境与战略性资源探索的先导性研究,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科学和技术研究机构,在我国海洋科技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二)个重大突破 

  突破一:海洋生物资源认知创新、技术突破与绿色发展 

  研究内容:创新深远海生物资源和海水养殖生物资源的认知与发掘,揭示重要海洋生物繁殖发育规律和重要性状的遗传决定机制与调控,完成虾、蟹、参、藻等重要海洋生物全基因组测序,解析海洋生物生理生化过程及分子机理,阐释重大疫病发生机制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研发绿色增养殖设施,发展海洋生物病害免疫防控有效途径,培育海洋生物新品种,创制新型海洋生物产品,建立海洋农业新生产体系。 

  创新目标:完善和发展海洋生物科学理论,创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获得新品种审定证书3-5个,新生物制品3-5种并实现产业应用,完成2-3种海洋药物/制品的临床前研究,获得1个临床批件,建立1个生产新体系示范;发表SCI论文500篇以上, Nature/Science/Cell文章1-2篇。 

  突破二: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机制与生态灾害防控 

  研究内容:以近海赤潮、绿潮(浒苔)、水母旺发等生态灾害为切入点,重点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背景下近海典型海域生态系统的演变机制和趋势等问题,开展近海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产过程、近海生态灾害成因与防控策略、近海生态系统演变机理与评估方法、近海退化生境修复与资源恢复技术等研究,力求在生态灾害数值模拟方法、灾害防治技术以及近海资源恢复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创新目标:整合、凝练和提升研究成果,在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制、预测预报和防控方面取得突破。完善和发展近海环境演变与生态灾害理论体系、海洋牧场安全保障体系,研发生态灾害控制关键技术方法,开展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在国内外该研究领域起引领作用。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向国家提出咨询建议2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项。 

  突破三:热带西太平洋环流变异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西太平洋主流系变动规律及其对暖池变异的影响机制,中深层海洋动力过程及与上层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多尺度海洋动力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和东亚气候的影响,海气耦合关键过程的参数化和数值模式研发、同化方法和可预报性。在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的变异机制和其对气候环境变异的影响机理和数值预报模式上实现突破。 

  创新目标:最终发展和完善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阐明热带西太平洋环流在暖池和东亚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研发和完善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ENSO实时预报模式;发表NatureScience文章1篇或被其评述,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成果奖励1项;成果被相关业务部门采用。 

  突破四:深海极端环境探测和生命过程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深海独特环境与生命过程,以深海极端环境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为主线,开展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探测与特殊生态过程长期监测、深海典型生境生物多样性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协同进化、深海极端生态系统的维持基础与生物适应性、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命和地质过程和深海观测实验平台建设多学科综合研究,全面揭示深层海洋环境和特殊生命过程的特点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创新深海认知和探测技术。 

  创新目标:发展深海原位探测和长期监测技术,查清海山、热液、冷泉等深海环境特点和近海底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揭示深海环境生物群落结构、遗传演化、生存策略及其环境适应机制。构建深海综合探测创新平台,凝聚培养深海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发表NatureScience文章1篇或被其评述。 

  (三)个重点培育方向 

  培育方向一:西太平洋地质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研究内容:探讨海底岩石圈的成因、演化,以及板块俯冲机理;研究典型海洋环境下的现代沉积过程;分析亚洲陆源物质向深海的输运过程,以及对重要地质事件及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深海近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研发深海原位探测与取样技术;探讨海底热液、冷泉活动产物的物质来源及其成矿、成藏机制。 

  创新目标:阐明西太平洋俯冲体系壳幔相互作用机制,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揭示亚洲陆缘及西太平洋在气候环境长期变化中的沉积记录和全球响应;揭示海底热液、冷泉活动的形成演化特征及其资源效应;力争在深海原位探测技术和数据库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发表SCI论文125篇以上,培养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深海研究创新团队。 

  培育方向二:海洋生物整合组学创新与应用 

  研究内容:(1)通过整合组学研究,挖掘关键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探索优质、高产和抗逆的分子机制,构建海洋生物全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2)认知海洋生物免疫体系构成及应用潜能,阐释光能转化、产量形成以及对非生物逆境抗性间的协同关系;(3)揭示海洋生物代谢过程及其重要产物合成路径调控机制,阐明不同门类海洋生物对环境条件的响应途径及其进化趋势;(4)对特色资源微生物进行整合组学解析,探索其应用前景。 

  创新目标:预期建立整套技术体系和整合组学研究平台,培养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完成2-3种海洋经济生物和20种以上资源微生物的整合组学分析,阐释其关键代谢过程和调控机制,挖掘、验证功能基因50个以上;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 Nature/Science/Cell文章1-2篇。 

  培育方向三: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系统进化 

  研究内容:在充分发挥具有传统优势和特色的海洋生物分类学基础上,结合现代新技术手段,开展近海和深海生物的系统学和进化研究:(1)深入开展中国近海的生物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及关键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研究。(2)厘清中国近海生物多样性特点、形成格局及演变机制,阐释驱动群落演替和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揭示西太平洋深海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特点及与环境作用机制,发现新物种和新生命现象。 

  创新目标:通过5年培育,团队在现有基础上形成重要的国际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提升研究层次;在我国近海和深海的生物区系和多样性及进化研究领域具有引领性和不可替代性,为长期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变化研究奠定基础。发表SCI论文80篇以上,出版专著5部以上。 

  培育方向四: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典型海域重大海洋工程腐蚀及生物污损问题,建设海洋工程材料腐蚀实验场,获得典型海域腐蚀及生物污损基础数据;研究腐蚀污损生物多样性及腐蚀规律,构建典型腐蚀微生物检测传感器技术,开发基于表面超润滑特性和光催化技术的生物腐蚀污损防护技术;研究海洋环境对材料腐蚀过程的影响机制;开发钢结构全区带防腐技术、混凝土结构腐蚀防护技术、腐蚀防护实时监控与预警技术等海洋重大工程腐蚀防护集成系统。 

  创新目标:完成我国30个行业的腐蚀调查报告,开发针对我国典型海域重大海洋工程的腐蚀污损防护集成技术,技术应用示范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出版海洋腐蚀与污损防护系列丛书一套;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其中一区论文占30%以上;申请及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项以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