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小记者到“科学三号”参观采访

6月9号上午,40余名青岛晚报小记者到中科院海洋所“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参观采访。

船舶中心副主任杜玉刚、船长李雷溪等热情的接待了小记者一行,并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驾驶台、实验室、船载仪器设备、船员餐厅和生活区。李雷溪船长向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船舶情况和科学考察知识,引起了小记者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提问,李船长等耐心的一一解答。

 


【青岛晚报2012-6-11】小记者登上“科学三号” 跟着船长海上“探险”

 

从古至今的船舶发展史、遍布中国所有海域的科考足迹、遭遇11级台风的惊魂冒险……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科考船“科学三号”上,来自青岛富源路小学和晚报编辑部的小记者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船长李雷溪讲述独一无二的“船长日志”,他们时不时眨巴几下眼皮把眼睛瞪得滚圆,时不时用手捂住嘴巴把“哇哦”吞进肚子。当小记者们登上“科学三号”,一场跟着船长科学探险的旅程就给力启程了——

新闻发布会搬上“科学三号”

从独木舟到帆船,从美国的蒸汽机船到欧洲的铁船,李雷溪用之前精心准备的幻灯片向小记者们精简地展示了两千多年间船舶的演化发展史,其间所涉及到的史上著名轮船事件譬如郑和下西洋、泰坦尼克号沉没等等,特别吸引小记者们的兴趣,也激发了小记者们现场采访的热情。小记者们通过采访了解到,“科学三号”考察船于2006年正式交付使用,全长73.9米,宽11米,主要从事实验平台技术取样,海洋生物取样,大气、海水取样分析,根据历史资料整理分析海洋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请问‘科学三号’的出海周期是多长时间?”“科考船靠岸后要进行哪些固定的维修、保养? ”“‘科学三号’都去过哪些地方? ”听过李雷溪的“船舶课”,小记者们的提问状态格外踊跃,空间有些狭小的活动室立马变成了一场海上“新闻发布会”,李雷溪则热情地招架着五花八门别出心裁的各种提问。“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这些海域每年都要去的……”这位自1997年毕业于远洋船舶驾驶专业的船长与小记者们分享着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海上梦想”。

跟着船长“经历”台风大冒险

带着对海上生活的神往,小记者们跟着李雷溪开始了“轮船之旅”。爬过几乎90度直上直下的扶梯,小记者们来到了驾驶舱,在李雷溪的介绍下,小记者们见识了各种平时难得一见的驾驶设备与精密仪器:用来调整航向的船舵,用来探测航海深度的探测仪,显示倾斜角度的平衡仪,提供航线导航、探测其他船只方位的电子海图,用来与全球各地区取得联系的卫星电话……在这里,小记者们就像进入了寻宝密室一样心潮澎湃、目不暇接。

“这是雷达,专门观测水下的各种情况。 ”李雷溪指着一台类似电脑的仪器说道,接着他又指着上面布满线条和数字的屏幕说:“这台机器上的数字代表各个地方的水深,线则表示不同的位置。 ”“在海上航行考察期间有没有遇上过危险? ”小记者的即兴提问,让李雷溪跟同学们在驾驶舱里共享了记忆里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冒险:2009年 “科学三号”在南海进行石油管道勘测,结果遭遇了11级台风,32米/秒的急强风速让船上的全体工作人员36小时没有合眼,周边经过的货船惨遭沉没,船上工作人员适时参与了抢险。听着船长的讲述,小记者们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台风大冒险,惊险之余也对科考人员的敬业精神充满敬佩。

小记者体验“小船员”生活

走出驾驶舱,小记者们在“科学三号”三副梁喜祥的带领下来到了休闲生活区。大家先来到了餐厅,这里与陆地上的餐馆比起来毫不逊色,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大厨正在厨房里忙活着中午船员们的伙食,不时飘来的阵阵香气让人垂涎欲滴。在船员宿舍区,小记者们参观了梁喜祥的卧室,空间不大,设施简单,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张单人床。小记者们了解到,2010年“科学三号”的出海时间共计超过250天,2011年超过160天,单次出海时间最长的一次超过四个月,船员们大约半年才能和家人见一次面,而且只能在空闲的时候与家人通电话。船上工作人员们的执着和坚守让小记者们肃然起敬。

在了解了船员生活之后,小记者们又来到甲板上,在海洋所环境工程中心工程师魏俊杰的带领下了解了高精度温盐深抛面仪(CTD)的工作原理。魏俊杰告诉小记者,CTD可以下潜到水下6000米的深度,主要用于采集水样,检测海水的温度、盐度、浑度、叶绿素含量等等。在小记者们好奇的目光下,魏俊杰现场模拟了CTD的工作过程。

记者 卢刚 小记者 张瑞杨 王佳沐 崔冰冰 李敏章袁晓冰 苏晨 张若怡 潘梦晨 赵子莹 张异芊 李子彤马丹阳 李靖 陈睿 马祥海 孙菁 朱朗润 武艺 王渌 李晗 尹艺晓 王嘉琳 孙海翔 王锦梅 陈欣 聂晓阳 黄奕铭 朱保锦 曹梦雪 刘亦辰 葛蕴霆 王辰语 王宁 庄子墨 吴隽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