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研究所2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由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审核,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于日前揭晓,中科院海洋所2个项目获得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刘建国研究员等完成的专利“微藻规模培养的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专利号ZL 200410020978.0)属于微藻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封闭式微藻规模培养的管道光生物反应器装置,包括透明管道、气体解析装置、附属管道系统、培养参数感受和控制设施、经济微藻,该发明采用大型气体解析装置、将直线平行排列的透明管道进行并联、机械推动水体流动、以及细胞相互遮光等新思路。解决了封闭管道光生物反应器气体交换难的问题,降低了氧化损伤作用,有效补偿二氧化碳,保障微藻正常光合代谢,降低了强光引起的光损伤作用,减少了气泡柱形成对水流阻碍作用,突破了管道长度增加的限制,提高了微藻培养效率,很容易将封闭式管道光生物反应器放大到几吨到上百吨。同时将管道光生物反应器建立在太阳光线充足的地方,充分利用自然阳光降低培养成本。 

  李伟华研究员等完成的专利“一种单组分改性高氯化聚乙烯耐候性带锈涂料”(专利号ZL 200810249525.3)涉及以形成有机膜为主体的涂料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应用在带锈钢结构表面的耐候性单组分高氯化聚乙烯防腐涂料,由分子量分布在1.5-2.5万内、复合树脂改性的高氯化聚乙烯作为涂料成膜树脂基体,带锈涂装颜料、防锈剂、分散剂、防沉剂和消泡剂组成,产品可在锈层厚度80μm以下的钢结构上应用、耐候老化性能优异、价格低廉、易施工,适合用于船舶、火车、桥梁、海洋石油化工钢结构的重防腐工程。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开展评选工作,旨在引导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对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和表彰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对技术(设计)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海洋研究所2个项目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体现了海洋所专利质量以及对社会发展贡献能力的有力提升。  


附件下载: